四川省商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退职暂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5:24:36   浏览:841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四川省商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退职暂行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商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退职暂行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



根据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195号文件和省革委川革发[1979]22号文件的规定,结合财贸部门的实际情况,制订国营商业、粮食部门和供销合作社归口领导的商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正式职工退休、退职暂行办法。
第一条 凡商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女职员年满五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指定医院证明,并经县、市主管部门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指定医院证明,并经县、市主管部门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第二条 商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退职后,每月按下列标准发给退休费、退职生活费,直至去世为止。
(一)符合第一条的(一)、(二)、(三)项条件,连续式龄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连续工龄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发给。退休费低于二十五元的,按二
十五元发给。
(二)符合第一条(四)项条件,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除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外,如企业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补助一定数量的护理费;饮食起居不需要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退休费低于三十五元的,按三十五元发给。
(三)实行计件工资的职工,其本人工资的计算方法,本人评有工资等级的,按工资等级标准计算退休费和退职生活费;没有评定工资等级的,按本单位前一年人平工资计发。
(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不具备退休条件的职工,由指定医院证明,并经县、市、主管部门认可后允许退职,按月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百分之四十的生活费,低于二十元的,按二十元发给。
(五)戴帽的反、坏分子中的老、弱、病、残人员,一律按退职处理,退职费的标准按本条第(四)项办法办理。
有的企业因经济能力所限,经县主管部门决定,其退休费和退职生活费可低于上述标准百分之十以内发给;个别长期亏损、经济负担有困难的企业,可暂缓按本办法执行,待条件具备后再试行。
第三条 获得全国劳动英雄、劳动模范称号的;省人民政府确认在革命和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军以上单位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转业、复员军人,他们在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其退休费可以酌情高于本办法所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至十五,但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
第四条 凡按原《合作商店职工退休试行办法》办理了退休手续的人员,其退休费低于本规定标准的,自本办法执行之月起,改按新规定的标准发给退休费。
按过去有关规定已办理保养手续的人员,不能改作退休或退职对待。保养费过低,生活确有困难的,原单位可适当给予补助,或适当提高保养费标准。已办理了退职的,不再变动。
第五条 退休、退职、保养人员的医疗待遇和死亡的丧葬费、抚恤费,仍按本单位在职人员的规定办理。
第六条 退休职工迁往异地安家,居住有困难的,可发给适当的安家补助费。发给的标准:从省、地属市和县城到农村生产队安家落户的,不超过三百元;县以下集镇(含公社)到农村生产队安家落户的,不超过一百五十元;集镇之间,集镇与大、中城市及县城之间安家落户的,不超
过一百五十元。退休后仍居住原地或在城区内搬迁安家的,不发给安家补助费。
退职人员异地安家的补助费,可按本人两个月的标准工资发给。
有的企业经济条件不具备的,也可以少补助或不补助。
第七条 职工退休、退职后异地安家的,本人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从办手续时算起,在六个月以内搬迁。前往居住地点途中所需的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都按本单位差旅费规定执行。
第八条 由于工作需要,经组织派到商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工作的国家职工、部队转业干部和统一分配去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其离休、退休、退职后的各项待遇,均按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和省革委川革发[1979]22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 商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的退休、退职时,应按有关规定,将股金一次或分期退还本人。保养人员中,符合退股规定的,也应将股金退还。退还的股金款项在企业股金中冲减。股金已支付本人生活费的,退还股金所需款项在企业公积金中列支;股金在主管部门的,由主管部
门退还,上交财政的由财政部门归还。
第十条 职工退休、退职或死亡后,可以本着“减一补一”的原则,优先招收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一人参加工作。招收办法按劳动部门规定执行。
职工退休后,原则上不得留在本单位继续工作。对极少数工作、生产上确实需要的业务技术骨干,而本人身体好,又能坚持工作的,可采取退休留用办法,退休后在原单位留用一段时间。但要从严掌握,报经主管部门批准。职工退休后又继续工作,所领取的报酬(工资补差),连同本
人退休费在内,不得超过在职时的原有工资。
第十一条 职工退休、退职、保养生活费、医药费、死亡后的丧葬费、抚恤费,以及保养人员困难补助费,在企业其他支出科目列支。原单位合并或撤销后,职工的退休、退职、保养费用:属于合并的单位,由并入的单位继续发给;属于撤销的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负责解决。
第十二条 商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实行退休、退职后,需要支出大量费用,国营商业、粮食部门、供销合作社要根据其经营能力和市场需要供应货源,帮助改善经营管理,扩大经营业务,增加盈利。银行、税务部门要加强对商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任何单位不得任意动用
、平调他们的公积金。已动用平调了的,必须归还。
第十三条 商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退职,由企业单位报经县、市的主管部门(商业局、粮食局、供销合作社)审批批准。各级财贸部门要严格按照政策办事,认真做好工作,防止擅自放宽退休、退职条件和提高待遇。工作步骤上要分期分批进行,避免集中退休、退职后,人员
接替不上,影响企业经营。要加强对退休、退职、保养人员的管理教育,注意发挥他们在四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各地在的执行中,可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四川省商业局
四川省粮食局
四川省供销合作社
一九八O年三月十日



1980年3月24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对基层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中级人民法院可否交基层人民法院再审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对基层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中级人民法院可否交基层人民法院再审的复函

1995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对基层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中级人民法院可否交基层人民法院再审的复函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川高法(1994)172号关于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对基层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中级人民法院可否交基层人民法院再审的请示收悉。经研究,同意你院第一种意见,即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对基层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中级人民法院可以自己再审,也可以交由原作出生效裁判的基层人民法院再审。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下发《上海市传染病暴发处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局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下发《上海市传染病暴发处理办法》的通知  

沪卫防(94)72号


 各区、县卫生局,市有关专业站(所):
  为了加强本市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暴发,我局制定了《上海市传染病暴发处理办法》。现将此《办法》
  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上海市卫生局
  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上海市传染病暴发处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控制传染病的扩散和流行,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传染病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单位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病人(包括疑似传染病病人)的现象。
  第三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暴发时,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接到疫情报告的区、县卫生防疫机构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市卫生防疫机构和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市卫生防疫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报告市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采取控制疾病流行的措施:必要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并建议组织有关部门共同采取有关预防、控制措施。
  第四条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单位、地区和诊治病人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在卫生防疫人员未到现场之前.除积极救治病人外,应保护现场,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二)禁止继续食用、使用、出售和销毁可疑食物、饮用水、药品、生物制品等物品:
  (三)收集可疑食品、饮用水、患者排泄物以及动物等物品,及时交卫生防疫机构检验。
  第五条区、县卫生防疫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员赶赴现场会同医疗保健机构处理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一)对病人进行核实诊断;
  (二)了解病例在地区(单位)、时间及人群中的分布,并划定疫点或疫区的范围;
  (三)根据疾病的流行特征对病人、疑似病人、接触者以及空气、水、食物、药品、生物制品、动物等采集检验标本,进行相应的检验;
  (四)对病家等可能污染的场所作终末消毒,对疫点、疫区内以及周围可能受污染的水、粪便、食品、环境等进行消毒,杀灭病媒生物等卫生处理;
  (五)对与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衍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应急性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服药或留验:
  (六)及时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措施的意见并指导实施:
  (七)针对不同的病种.确定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并制作流行病调查报告。
  与疫情有关的个人、单位和地区,应当积极配合卫生防疫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六条区、县卫生防疫机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及时与有关地区卫生防疫机构联系,并报市卫生防疫机构。
  (一)病人、疑似病人跨辖区分布:
  (二)病人、疑似病人流出本辖区
  (三)可能引起传染病传播的物品向辖区外扩散;
  (四)其他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
  市卫生防疫机构应协调、组织和指导区、县卫生防疫机构和
  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调查处理。
  第七条区、县卫生防疫人员在疫情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有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审核.作出立案决定.并确定2名以上传染病管理监督员负责承办。
  第八条传染病管理监督员应及时到达现场,并按照《上海市现场卫生监督检查程序》进行调查取证:
  (一)对有关人员进行查询,并制作询问笔录:
  (二)对有关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并制作检查笔录;
  (三)采集有关标本送实验室检验;
  (四)收集与案件有关的其他证据。
  第九条监督员发现证据有可能毁损、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调取、封存、留样及摄影、摄像等证据保全措施。
  第十条监督员在对案件调查终结后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第十一条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监督员的调查取证情况,按《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对违法者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十二条在本市的军队、铁路、交通、民航系统管辖范围内的传染病爆发处理.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卫生局备案。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1994年8月15日起施行。